透過好友的介紹
得知這場上周日巡迴到嘉義的演講
雖然題目是如何教出會思考的孩子
其實 更是內容廣泛的教養學問與為人之道
朱朱是森林小學的校長
雖然受於距離的受限 沒法兒讓倫去上森林小學
但她的教育理念我們可以吸收、效仿
雖然許多理念要做到不容易(也不太切我們的實際狀況)
但能從中吸收需要的新智慧
還是能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更順利
- 如何改變: (人):跳脫自我中心 / (事):跳脫過去的生活與思維模式
- 孩子能夠被了解→就會有寬廣的心靈空間→就懂得思考→就有自我改變的力量
- 了解與尊重是人與人之間的要點, 不單限於大人也適用於親子關係相處
- 責任、關懷、了解、尊重是表現愛的四大原素
- 要站在孩子的後面陪伴他、欣賞他;而不是站在孩子的前面拉著他、指導他
- 好用的兩句親子溝通話: 你覺得事情為什麼會這樣? 你覺得該怎麼辦?
- 孩子發展成熟之後的學習才會有價值、有意義
- 孩子對於父親陪伴所得到的回饋遠比母親還重要
- 不要要求孩子, 要尊重孩子、信任孩子(信任他說的話、信任他做得到)
- 少指導性的語言
- 若愛深而責切, 孩子往往容易不知所措
- 懂得站在對方的立場考量, 給對方多點時間與空間
- 促進親子溝通的要點: 不要說命令句、讚美、甜言蜜語、說故事、先微笑再說話(能避開惡言相向)
- 人一旦有了評論→就容易帶有個人的情緒→就容易築起溝通的障礙
- 若站在對方的立場聽話, 就更容易親近對方、了解對方
- 生氣時的法寶: 心裡一直罵, 嘴巴一直笑 (伸手不打笑臉人)
- 讚美要寫下來。收集100個讚美的活動
- 對孩子而言, 母親是個照顧者, 父親則是他們的好玩伴; 父親對孩子付出的一點點遠遠超過母親的好幾倍
- 彼此有了了解之後, 會更容易化解可能發生的衝突
- 偷竊是孩子社會化必經的過程, 不必太大驚小怪
- 有能力承認自己的錯誤, 是個很有勇氣的行為
- 承認犯錯的孩子, 需要被支持, 才會有勇氣面對錯誤並改變自己
- 若「不足」被放大, 就容易傷孩子的心
- 夫妻間無敵意、擁有媽媽的支持←更容易改善孩子的問題
- 提示卡(明確寫出希望孩子怎麼做的內容) ←改善孩子的「不足」行為的好方法
- 促進親子關係: 每天10~15分鐘讚美小孩、與小孩相處
- 「讓他10句」←與人相處之道, 可避開紛爭與衝突
- 情緒不要被對方控制, 當自己的主人, 就不易被對方的言語而左右溝通的氣氛
- 所謂的青少年的叛逆來自於心理、生理及大人所給予的束縛與控制
- 若沒有由上而下的壓迫, 怎會有由下而上的叛逆行為
- 「動」和「痛」是連在一起的, 有「動」就容易會有「痛」, 若能接納「痛」, 就能自由的「動」
- 自己最重要, 一定要先對自己好→再來是配偶→才是孩子
- 讚美人、感謝人絕對不吝嗇寫下來
- 正面管教五法寶: 一句放輕鬆、雙目看優點、刪去命令句、事事多聆聽、無時無刻多讚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