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是在生活, 而不是為了爭奪和佔有; 是自己怎麼生活, 而不是你表現什麼給別人看。好好生活才是力爭上游, 想搏得別人的掌聲, 只是生活的小丑, 不是生活的贏家。
保持赤子之心:
- 接受自己的生活, 不挑剔、不埋怨, 總是保持好心情
- 主動、好奇、試探, 不斷學習新的事物, 從中得到快樂
- 有好的興致, 在工作和生活上都如此
- 活在現實的當下, 又能懷抱著明日的希望
- 有開朗的笑聲
人要懂得處理急迫的事, 也要知道做些寶貴的事。疏忽情感與喜悅, 生活會變得乏味苦澀。
生活是適應環境的過程, 適應得好就有喜悅, 獲得成就感, 從而感到充實、有意義。對於環境的變化, 越是清醒明白、能面對真實、肯負起責任, 則越能創造幸福, 心智發展也就越好、越成熟。
人不可能以不變應萬變, 不可期待有不變的生活情境。人不可能永遠年輕貌美、不可能長期一帆風順、不可能一直受到榮寵、也不可能沒有挫折和障礙。所以我們要學習解決問題, 忍耐和克服一時的困難, 而不該在拂逆中失望、沮喪或消極。
胡適之:「做人要在可疑處不疑, 做學問要在不疑處找疑」。做人要有幾分傻氣, 它能帶給你好的情緒智慧。凡事介意的人, 煩惱重; 處處精明的人, 阻力多。
人每克服一件心創和挫敗, 就會有一次全新的領悟和心力增長。我們的精神力與心智力, 是在受創及應付挑戰中得來的, 所以傷痛本身就是成長, 也是生命意義的根源。能看清這個事實, 就會有勇氣接受挑戰。
舒解心理壓力最重要的關鍵是:
- 減少不當情緒的負擔, 透過諮商晤談、運動、人際支持、娛樂和興趣的培養, 來調劑情緒
- 學習新的能力, 包括解決問題的本事、培養好的體力及情緒習慣等, 只有透過強化生活與工作的信心和能力, 才能徹底紓減心理壓力
煩心正是你心理失衡的時候, 那麼就在你的心靈天秤上加個砝碼吧! 做件有意義的事, 例如為別人服務、參加助人的公益活動, 或者安排一趟旅行。最簡單的方式是, 和朋友聊聊天、做個運動、看一場電影、逛逛街等等。
憂愁往往有個逃避現實的原因, 反省自己在逃避什麼, 把它找出來, 好好想想該怎麼做, 去實現它。
人有必要反省和覺察, 才能在功利的社會場景中維持生活, 但又不失去對生命的珍愛、現實生活的美與和諧。定期清理心中的積鬱, 從而培養自在感及對人生的悟性, 它能帶來恬淡、喜悅和滿足。清除心中的積鬱就像是清掃, 令你的住處窗明几淨; 就像一場午後清爽的大雨, 感受到「一雨普滋, 千山秀色」的靈秀和生機。